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根据本院的教学任务、实际教学情况以及相应的教研活动安排,各教研室积极开展了教研活动,内容主要涉及临床专业认证工作、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制度的落实、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申报、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质量检查、慕课教学、PBL教学法、计算机等级考试准备和组织等。
一、实施情况
本院上学期教研活动主要分为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各教研室内部开展的教研活动,二是院系层面组织全院开展的教研活动。本院六个教研室上学期共计开展了56次教研活动,院系共开展3次集体教研活动,其主要内容及成效如下:
1、以教科带动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院紧紧围绕“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两个要求展开教研活动工作,以这两个项目为切入点,引领教师广泛参与,每位教师提出自己的研究专题,组织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集体进行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采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研究,让教师从理论上得到充实,从理念上得到更新,并鼓励老师外出培训学习、外出听课、外出研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师的视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2、定期进行集中教研,为教师创设研究平台
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本院严格按照教研活动计划组织开展集中教研活动,分学科、分时间、分地点举行。其中教研活动形式多样,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优秀教学视频,并进行讨论评析,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开设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学经验。由于有了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展示个人风采,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价值的经验得以推广、研究,不完善的地方得以改进,教研气氛较浓。本学期本院还组织了全院的教研活动,请老师为大家讲授关于慕课、微课、PBL教学法以及网络课程的相关内容,全院教师共同分享并且交流经验。
3、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严肃教学管理”也是本院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教研活动中,各教研室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及作业、实验报告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跟踪检查,期末对教案进行归纳整理,并评选出优秀教学教案。本院制定了教学信息反馈表,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意见,并反馈给相应教研室、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教研室老师对反馈意见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使得教研活动起到加强教学工作监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强互动交流,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4、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推进教研成效
我们教研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为主,以分散为辅。分散教研是教师利用空课时间、下课时间相互交流,一事一议,一事一论。将功夫用在平时,发现问题及时讨论解决。
二、存在问题
1、由于教研室教学任务繁重,每个教师承担的工作量大,很难找到每位老师都有空余的时间开展教研活动。所以,部分老师不能参加教研室的教研活动。
2、教研活动的时间只能安排在中午,有时会影响老师午休,导致老师下午上课会有些精力不济。
3、专业教研室承担课程量大,课程门数繁多,只能分组开展教研活动,导致活动不够集中,内容较分散,教研活动内容不够深入。
4、教研活动主要涉及具体课程较多,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研讨相对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将教研活动与科研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科研活动为教学工作服务,提高教研室的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师的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2、将“卓越医师班”教学纳入2015年的教研活动中,加大对卓越医师班教学的研究工作。
3、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将临床专业认证的相关工作纳入到教研活动中,认真准备相关材料。
4、开设教师论坛,促进经验交流,运用网络开展教学研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院拟创建教师交流的QQ群以及论坛,每位老师可将自己先进教育教学成果(教后反思、案例分析、教育感悟)在教师中进行交流,让先进的经验得以推广,以点事面,促进共同提高,同时,评选出最佳经验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人文信息管理学院
2015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