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本科生 > 正文

2019年3月教学督导情况通报

时间:2019-04-18 浏览量:

(2019年第1期)成都医学院教务处编                          2019年4月18日

2019年3月教学督导情况通报

根据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督导工作计划,教学督导组利用教学巡查、随机听课等形式对2019年3月份的教学、教学管理、学风等进行了集中督导检查,现将督导情况通报如下:

2019年3月督导组共有12位专家进行教学巡查55次,17位专家随机督导理论、实验、教学查房、小讲课教学情况119人次,其中督导理论教学105人次(88.2%)、实验教学9人次(7.6%)、教学查房或小讲课5人次(4.2%);教学督导覆盖了13个教学单位(含科研中心、第二附属医院、西部战区总医院)的102名教师的86门课程教学。每名教师的督导次数在1-3次之间,其中15名教师(14.7%)进行了2次及以上的连续督导;每门课程督导1-5次,其中《病理学》、《妇产科学》、《内科学》、《社会医学》、《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预防医学》8门课程(9.3%)进行了3次及以上的督导。

督导评价分数在66.0-94.0分之间,各教学单位平均分在79.7-87.5分之间。

不同教学单位督导次数分布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从3月的督导评价与建议来看,与审核评估预评估专家反馈的问题基本一致,现将较为突出的、共性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总结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互动不足,课堂气氛沉闷。

教师授课激情不够,以传统讲授为主,教学效果不佳。在3月督导建议中提到,如互动不足、“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等现象共计39次。例如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本科1、2班《药理学》启课时应按大纲规定强调教学要求,组织教学内容,避免知识点太散;在讲授过程中注意通过合理方式调动学生参与,不可“一灌到底”。2017级护理学本科5、6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教师单纯照PPT内容讲,无互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上课期间与学生互动不足,对学生关注不够。例如2016级麻醉学本科1、2班《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应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避免“满堂灌”。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管理课堂纪律,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体现教书育人的基本理念。2016级医学影像学本科1、2班《内科学》授课过程中,教师视野应少看电脑屏幕,眼光多投向听课者,与学生充分交流。

2.教学中重难点不突出。督导建议中关于教学重难点相关问题提及22次,如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5、6班《全科医学概论》教师授课过程中,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详略不充分。2017级儿科学本科班《医学免疫学》教师授课过程中,突出重点不够,对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手段不多,与学生互动不够,基础联系临床不够。

3.课件PPT的质量有待提高。3月督导教师119人次,其中提到PPT制作方面的问题达到42次,出现频次比较高的问题有:PPT文字多,字体小;PPT文字与模板底色应加大反差,后排看不清。2016级生物技术本科班《生物工程》课程,PPT文字多,字体小。2014级临床医学全科班《内科学》PPT字体过小,内容过多。2016级预防医学本科班1、2班《妇产科学》课程,PPT中文字与模板底色应加大反差。2015级生物制药本科班《生物分离工程》PPT背景与文字反差不大,后排看起来较吃力。

4.增强板书的运用。3月督导反馈中涉及板书书写与运用方面的问题,出现频率达到33次。主要表现在:课中无板书;板书需规范书写;未适当运用板书。2016级康复治疗学本科班《神经康复学》应注意强调重难点,注意利用板书。2017级生物技术本科班《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建议适当加强专业词汇,适当引用板书。

(二)建议

建议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为中心,注重教学设计,突出教学重难点,在教学实施中充分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建议教研室加强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群策群力,解决“满堂灌”、“互动不足”问题。

建议各学院加强新时代全国、四川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新精神、新要求的学习与讨论;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推动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的形态作为激活课堂的根本动力。各学院、教研室应加强对教师教学的指导,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深度打磨,杜绝“满堂灌”现象,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附件:2019年3月督导评价与建议

教务处供稿

学校站群平台 | 新校区教工住宅建设网 | 迎评促建专题网 | 学校各单位网站 | 学校教务管理系统 | 办公系统 | 学校图书馆 | 学校网络课程 | 学校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