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我院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交流合作,持续推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于11月5日在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成都医学院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2023年研究生导师培训暨学科建设大会。

大会邀请西南医科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主任赵成文教授、桂林医学院人文与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石武详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夏新斌教授作大会报告。成都医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邓峰美、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全体导师、学院全体教师以及2023级MPA研究生参加会议。大会分为开幕式、大会报告、公共管理学科案例培训三部分,开幕式由成都医学院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永贵主持。
成都医学院副校长张涛为大会视频致辞,他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对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张涛副校长表示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培养高素质和领导才能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探讨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MPA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党委书记江志强作为导师代表发言,他针对公共卫生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指出:研究生导师应该转变角色身份,发挥自己的力量和特色,持续学习和进步,完成研究生培养。
成都医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邓峰美、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彭成静、副院长刘永贵以及党委副书记杨晓庆为校内外导师颁发聘书,并邀请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会议第二项:大会报告,由成都医学院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陈煜教授主持。西南医科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主任赵成文教授作《医学院校MPA教育如何开展》的报告。他从医学院校MPA面临的巨大机遇和切实推进医学院校MPA教育各项工作两方面出发,指出医学院校的MPA教育由于起步晚、底子薄,任重而道远,并且卫生健康领域的公共问题亟需研究和解决,这是医学院校各位同仁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桂林医学院人文与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石武详教授作《如何做一个好导师》的报告。他着重强调师生之间应该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关系。他认为大学的科研活动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研究生导师担负着指导科学研究和培养科技人才的双重使命,需要洞悉把握处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和独特的研究优势。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夏新斌教授以《坚守本色,凸显特色——湖南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汇报》为题,向大家介绍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建设的成果,由此引出学位点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学科专业工作设想。
会议第三项:公共管理学科案例培训,由成都医学院公共管理学科负责人、公共管理专业负责人李淼晶教授主持。
成都医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邓峰美为案例培训大会致辞,她介绍了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MPA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并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提升我校公共管理研究生培养水平,全面开启建设医科大的重要篇章。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MPA教指委委员周忠良教授围绕《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MPA培养》展开培训。针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现状,他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进一步规范MPA学生培养的程序和过程;第二,完善培养过程中各种举措的可操作性;第三,夯实基层教学组织、科研组织职责,完善课程体系;第四,加强对导师和学生论文的写作培训。
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谢佳宏教授作《如何读好MPA?——基于MPA毕业生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奖因素的启示》的报告。谢教授强调读好MPA的“道”和“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目标,这为我校开展好MPA案例和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指导。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原院长、全国MPA教指委委员孙萍教授作《MPA论文写作、案例撰写指导应注意的问题》的报告。孙教授对MPA论文写作、案例撰写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培训。
本次大会为导师们提供了学习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对提升导师育人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持续加强我校公共管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 文/蒋蕴芮 陈兴月 胡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