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中午,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健管教研室教研室主任李淼晶教授组织10余名教研室一线教师前往成都医学院人体科学楼进行课程思政研讨与走访学习。
成都医学院的解剖室是学校重要的教学设施之一,它不仅是学生们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地方,也是科研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其中,“人体、生命、健康”科普基地在2020年获批成为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获批首批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在走访学习中,刘永贵教授向教研室老师们介绍人体科学楼的发展过程,老师们也深刻地体会到“红医精神”对学校师生的影响,加深自己的教学信念,需要做好课程建设、深挖具有成都医学院特色的思政元素,以保证优秀的精神品质得以口口相传。同时,对无声老师(即大体老师,指那些自愿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和教育使用的个人)的了解,让教研室老师们感受到他们的无私奉献与尊重科学的精神,也让大家怀着崇敬的精神重新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相信大体老师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学生,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不断追求医学真理和人文关怀的精神支柱。
同时,《医学社会学》课程团队也借由此次宝贵的思政学习机会,进行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这门《医学社会学》课程,在2023年获批四川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2021年完成教育部医学人文素养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指委)项目等。近几年,课程团队也持续组织课程思政研讨,不断挖掘思政元素。本次参观人体科学楼的经历启发课程团队扎根成都医学院的“红医精神”,需要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培养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人文关怀的医学人才。教研活动复盘环节,老师们认为:医学社会学思政建设在医学教育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涉及到医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
本次教研室活动及思政学习取得的收获是深远的,老师们认识到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同时,更加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