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喜讯,Small等期刊刊登大智院博士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3-06-27 浏览量:

近日,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王立课题组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以及西南石油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分别以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于SmallIF:15.153JCR Q1 10%),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6.744 JCR Q1 10%)和Applied Materials TodayIF8.663 JCR Q1)上。

在生物医学领域,智能材料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SmallA Multiple Remotely Controlled Platform from Recyclable Polyurethane Composite Network with Shape-Memory Effect and Self-Healing Ability)一文中,研究采用自修复智能形变材料,分别可在温度升高,交变磁场和红外线照射下,进行伤口修复和形状变化,可应用于组织工程材料和人工皮肤。成都理工大学陈小虎为第一作者,成都医学院王立和西南石油大学颜贵龙为通讯作者,成都医学院为第一单位。

 

 

新冠疫情以来,口罩成为了防止病毒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ntibacterial biodegradable nanofibrous membranes by hybrid needleless electrospinning for 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matter removal)这篇文章中,论文采用了醋酸纤维素/季铵壳聚糖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复合纳米纤维膜,这种纳米纤维空气过滤器具有高过滤效率,同时拥有优秀的生物降解性,以及较好的抗菌性能。西南石油大学颜贵龙为第一作者,成都医学院王立和西南石油大学武元鹏为共同通讯作者。

对于牙槽骨的修复来说,通常的材料需要切开较大伤口,造成病患的二次创伤,在Applied Materials TodayAntibacterial polyurethane composite scaffold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alveolar bone repair)这篇文章中,研究者采用智能形变高分子材料,在形状编辑之后,可以微创植入病人体内,在体温之下回复形变,由一颗体积较小材料膨胀为伤口大小材料进行创伤修复。同时加入的柠檬酸根改性磷酸钙陶瓷,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能防止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滋生,有利于复杂口腔环境的伤口痊愈。四川大学罗昆为第一作者,重庆大学杨维虎和成都医学院王立为共同通讯作者,成都医学院为第一单位。

王立,讲师,20182月毕业于德国波茨坦大学并获材料科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形状记忆/自修复聚合物、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环境友好污染处理材料等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Small(影响因子:15.153)Materials Horizons (影响因子:15.717)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影响因子:16.744)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四川省科技厅基金一项,四川省人社厅基金一项。


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 张婷

 



学校站群平台 | 新校区教工住宅建设网 | 迎评促建专题网 | 学校各单位网站 | 学校教务管理系统 | 办公系统 | 学校图书馆 | 学校网络课程 | 学校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