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人文信息管理学院是成都医学院2007年在原人文社科部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教学单位。目前,我院有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3个学科。开办有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与法规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系统管理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工程方向)等本科专业,2015年将开办公共事业管理老年健康管理方向,为发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优势和社会效应,在校内开办了公共事业管理双学位班。
设有3个专业教研室:管理学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物理教研室。3个公共教研室:外语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医学人文教研室。成都医学院医学文化研究中心1个,人文信息管理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1个公共事业管理综合实验室、1个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室、1个网络技术实验室、1个启点·创新应用开发工作室、1个医学沟通实训室、1个模拟法庭实验室、3个物理实验室、1个电工学实验室、4个网络化数字语言室和5个计算机机房。
主要承担全校人文科学、外语、计算机、数学、物理和体育等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任务,3个本科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承担了全校近三分之一的教学任务。
目前,我院78在编教师,有教授5名,副教授20名,高职占教师总数的32%,讲师42名,占教师总数的54%;取得博士学位的10名(博士后2名),已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其中双师型教师5名;博士后流动站在站2人,在读博士生3人。
二、人才培养
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我院遵照学校“走创新之路,建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在全面建设中,始终不渝地坚持“教学、科研、育人”三位一体的发展方针, 依托学校医学类优势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出我院专业要面向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培养具有突出实践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我们以此目标科学制定了全院本科各专业培养方案。方案在充分利用我院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了基础教学,突出能力和素质培养,注重创新,强化实践,形成了由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信息管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实践环节等课程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整合,突出了各专业特色,强化了实践教学,对改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科学研究
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科研促教学”的理念,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省厅级课题54项,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发表论文近470篇,其中:核心期刊290余篇,SCI收录34篇,EI收录52篇,人大复印全文转载2篇,CSCD、CSSCI收录63篇。获省级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级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精品课程项目1项。